脱颖而出!合肥市青年路小学斛兵塘校区艺术团代表学校参加市级展演
但是,我们不仅要重视经费投入,更要重视投入后续的产出效果。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谢先生可以称得上是战略型科学家。
当时数学系的计算机条件较差,计算一个小分子就要花一个通宵,但谢希德从不气馁,鼓励她你有多少条件做多少事,这个方向吃准了,你就着手做。她对科学前沿非常敏锐。谢希德的 拼命众所周知。影印本到了以后,当时他常常代表父母拿着上海外文书店订书通知单去取书。20世纪80年代,正是谢希德担任校长期间,时逢国家改革开放之初,许多政策还不明朗,但是她已经意识到复旦与国际接轨的重要性,并逐步加强复旦开放性交流合作的力度。
不后悔,因为我爱中国。后来在他的遗物中,我发现了我的结婚照,他复印了许多。不仅如此,学生逻辑在我国高校专业设置中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诸如美国大学中常见的个人专业一直处于缺失状态。
因此,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既要尊重高校的专业设置自主权,支持其进行新专业设置,同时也要对该过程进行宏观调控,防止高校盲目跟风,而每年一度的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工作正是国家发挥把关与调控作用的体现。例如,可引进权威的第三方评估机构或通过对用人单位的大范围调查,对高校专业建设质量与水平进行评价和监督。例如,本次共有84所高校新增了智能制造工程,62所高校新增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设置只是专业建设的第一步,后续更为重要的是加强对新设专业的建设和管理,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未来,有关部门还应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如及时、充分把握市场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建立专业设置的预警机制。从这个角度而言,撤销一批这样的专业未尝不是件好事。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青年课题世界一流大学跨学科人才培养机制研究〈项目编号:CIA200268〉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科学报》 (2021-03-23 第7版 视点)。例如,新工科更强调学科的实用性、交叉性与综合性。从撤销的专业来看,数量最多的是公共事业管理,共有21所高校撤销。当然,本次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工作亦存在一些可改进之处,如需要注意国家学科、学位、专业等相关政策与工作的联动性。
作者:张晓报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1/3/23 9:12:24 选择字号:小 中 大 本科专业设置仍存过度蹭热点问题 ■张晓报 不久前,教育部公布了2020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并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进行了更新。建立高标准导向,充分考查申报高校在备案或审批专业上的各方面条件是否具备。例如,此次共有130所高校新增人工智能专业,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国务院于2017年印发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抢抓人工智能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构筑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先发优势,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一是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大量创设。
无论从新增备案与审批专业数量还是撤销的专业数量看,本次调整都是近三年之最。三是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形成的跨学科专业不断涌现,如今年上海大学新增的机器人工程专业集自然、工程、社会、人文等理论方法于一体。
此外,有16所高校撤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15所高校撤销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13所高校撤销产品设计专业这些都是曾经热门一时的专业。其次是进一步加强对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宏观调控作用。
而在交叉学科设置背景下,本次新增备案本科专业名单中,某些跨学科专业的学位授予门类并没有及时更新为交叉学科门类,特别是与本次列入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高度相关的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仍被归于工学学科门类,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就长远而言,应建立政府、市场与社会、高校、学生等多元主体参与的本科专业体系与结构调整模式,体现完整的本科专业设置与调整逻辑。2020年12月30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发布了关于设置交叉学科门类、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和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的通知。然而,一些高校却存在盲目扩张、一味跟风、贪大求全等非理性设置的弊病。在笔者看来,未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和调整工作还需要注意以下三点。从这次本科专业设置的情况来看,社会逻辑或市场逻辑表现得较为明显,学科逻辑与问题逻辑亦有所体现。
合计9个门类、37个专业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新专业名单。首先是进一步完善高校本科专业设置与调整逻辑。
因此,理想的高校专业设置应充分结合高校自身的发展定位、学科优势、硬件条件等因素。但从撤销的专业来看,我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存在过度蹭热点、一窝蜂上时髦专业的问题,并没有对市场需求与自身优势、特色进行审慎的考察。
二是伴随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发展,由此形成的新型专业成为非常明显的专业成长点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青年课题世界一流大学跨学科人才培养机制研究〈项目编号:CIA200268〉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科学报》 (2021-03-23 第7版 视点)。
作者:张晓报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1/3/23 9:12:24 选择字号:小 中 大 本科专业设置仍存过度蹭热点问题 ■张晓报 不久前,教育部公布了2020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并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进行了更新。而本次13所高校新增的物联网工程,就是按照新工科建设要求和趋势所设置的多学科交叉融合专业。(作者系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最后,要进一步推进高校本科专业的内涵式发展。
然而,一些高校却存在盲目扩张、一味跟风、贪大求全等非理性设置的弊病。无论从新增备案与审批专业数量还是撤销的专业数量看,本次调整都是近三年之最。
首先是进一步完善高校本科专业设置与调整逻辑。从撤销的专业来看,数量最多的是公共事业管理,共有21所高校撤销。
从高校自身来说,在利用专业设置自主权申报新专业后,还要不断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提高专业办学质量与水平,避免无特色、低水平发展。因此,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既要尊重高校的专业设置自主权,支持其进行新专业设置,同时也要对该过程进行宏观调控,防止高校盲目跟风,而每年一度的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工作正是国家发挥把关与调控作用的体现。
在笔者看来,未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和调整工作还需要注意以下三点。此外,有16所高校撤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15所高校撤销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13所高校撤销产品设计专业这些都是曾经热门一时的专业。而在交叉学科设置背景下,本次新增备案本科专业名单中,某些跨学科专业的学位授予门类并没有及时更新为交叉学科门类,特别是与本次列入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高度相关的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仍被归于工学学科门类,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三是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形成的跨学科专业不断涌现,如今年上海大学新增的机器人工程专业集自然、工程、社会、人文等理论方法于一体。
换言之,要实现整个国家和各高校本科专业体系与结构的动态优化,不仅要通过增设新专业这种方式,还要把撤销专业作为避免专业重复建设、低水平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必要手段。例如,新工科更强调学科的实用性、交叉性与综合性。
专业设置只是专业建设的第一步,后续更为重要的是加强对新设专业的建设和管理,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未来,有关部门还应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如及时、充分把握市场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建立专业设置的预警机制。
当然,本次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工作亦存在一些可改进之处,如需要注意国家学科、学位、专业等相关政策与工作的联动性。但从撤销的专业来看,我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存在过度蹭热点、一窝蜂上时髦专业的问题,并没有对市场需求与自身优势、特色进行审慎的考察。